两会期间,“建筑业”的提案汇总

日期:2021-03-21      来源:封面      点击:

分享到:

装配式建筑
 
郝际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 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今年以来,多地出台政策,大力落实中央指示,加大力度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尤其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可大幅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和浪费,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实施载体。我们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对于建筑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十分有利。
 
王玉志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 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完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完善与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的设计选型标准、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人才。
 
建筑产业工人
 
张义光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
 
发展建筑劳务产业,推动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首先是推进劳务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要鼓励建立建筑工人培育基地,大力推进建筑劳务产业园区发展。要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保障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制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要加强技能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完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制定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要多举措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一线劳务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推动培训证书省际互认、行业互认、切实降低劳务人员的取证成本。
 
邹彬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质量管理员
 
推动“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
 
建议进一步落实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其中提到要发展装配式建筑,把工地搬进工厂。这样既能解决建筑行业流动性大的问题,又能吸引年轻建筑工人来从事建筑行业,同时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一是要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进一步落实企业办校的相关激励政策,进一步发挥国有大型央企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要加大就业承接相关产业链的建设,进一步推动装配式新兴产业升级发展。
 
黄达昌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力量培育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
 
 
 
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培育一批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要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企业的力量,加快培育和建设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推动传统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建议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既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又能满足地方企业的用工需求。
 
BIM应用
 
杨国强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
 
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研发应用。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研发力度,支持相关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重点攻关。
 
第二,加快推进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运行维护等阶段的信息共享。
 
第三,研究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及评价体系。由行业权威机构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研究团队、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力量,研究建立与智能建造相匹配的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新型建造工艺工法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为推进智能建造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城市更新
 
黄艳
 
全国政协常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区域协调发展。建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细化各大区域发展战略,在合理分工、优化发展中促进不同地区发展相对平衡。二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议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推动各地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三是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保护。建议进一步扩大历史文化保护内涵,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机制,尽快形成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和监督机制。
 
许荣茂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
 
《关于推进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的提案》
 
坚持智慧城市“全国一盘棋”,有规划、有步骤实施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一是在国家层面不断完善智慧城市标准、规范和规划布局。二是有层次地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确保地方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平衡、错位发展、创新有序”。三是及时建立国家级智慧城市“中枢系统”,在统一标准下,鼓励地方政府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技术融合。
 
苏海明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和人文城市。
 
城市更新行动,首先要让城市更安全、更具有韧性。要通过补齐更新水、电、气、暖等管网,加强运行监测,消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线”的畅通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
 
其次,要让城市更宜居、更绿色。这就需要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的社区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
 
最后,要努力让城市变得更人文、更智慧。一方面,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智慧社区等信息化建设,让城市更智慧、更聪明。
 
杨伟民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是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变成新市民。
 
杨伟民认为,未来,在人口流入多、住房短缺、房价又特别高的城市,要建立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住房体系。特大和超大城市要更多建立一些共有产权商品住房,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同时也可以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佘才高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董事长
加快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
 
一是从国家层面编制市域(郊)线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市域(郊)铁路建设方案,科学合理选择线路敷设方式。
 
二是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域(郊)线路建设的法律法规,指导技术、建设、运维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在运输管理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安检一体化等方面形成系统规范。
 
三是从国家层面统筹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机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明确不同主体在市域(郊)铁路建设中的权责边界,推动跨领域协调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区域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高峰
 
全国政协委员,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通惠河畔要打造“北京大运河第一名镇”。
 
“通惠河高碑店段,这段全长5.7千米,有历经700年风雨通惠河上仅存的元代石闸平津闸,还有龙王庙、将军庙,河畔有300年树龄的菩提树,半壁店村还有座普门寺,这些都应该纳入北京‘十四五规划’重点,”高峰说,“建议组织专家抓紧梳理历史沉淀,提升该区域文化水平,运河文化不应该缺失朝阳,不应该遗忘通惠河高碑店段!”
 
在现有基础条件下,因地制宜,把高碑店乡打造为‘北京大运河第一名镇’,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朝阳段创新发展。”
 
蔡继明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建议取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年度指标。
 
一是要全面落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坚持用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取代传统的计划和行政配置,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二是取消对特大、超大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三是赋予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与城市国有土地产权同等权能;四是取消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年度指标,允许增减挂钩指标在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进行交易,建立全国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市场。
 
房地产
 
莫天全
 
全国政协委员,搜房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抑制房地产市场垄断出现。
 
一方面,健全住房市场监管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因城施策,监督、管理、调控各地房地产市场,预防部分城市逐渐形成的开发及中介机构高市场占有率的垄断格局,加强对寡头企业的监管,保障行业回归到健康有序的竞争中来。
 
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住房市场监管制度。行业主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设立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评价指标,定期监测全国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制定房地产行业的垄断认定制度,为消除行业垄断提供数据支撑。
 
周世虹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
 
周世虹认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具备了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也为开发商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方式,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
 
“由于公摊面积存在缺少限制性标准,由开发商委托房产商测绘面积,容易产生暗箱操作等导致公摊面积无序增加和不断上涨。”周世虹建议,实行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制度。“以套内建筑面积计算售房价格,让购房人看得清楚,买得明白,既能避免购房人利益受到损害,又能促进房地产市场交易公平、公正。”
 
建筑设计
 
吴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
 
建议中国科协牵头组建全国性、综合性工程师社团组织,并依法在民政部注册。工程师社团组织作为我国工程师群体的专门组织,对外应代表我国工程师界与国际有关工程师组织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工程领域全球治理,代表我国加入工程师资格国际(区域)互认协议,通过多、双边互认破解我国工程师“走出去”遇到的瓶颈。
 
加强工程师认证体系顶层设计,在推进工程师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增强国际可比、质量等效为重点,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推动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
 
冯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关于尽快制定和出台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建议。
 
尽快制定和出台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现阶段建筑设计收费大多还是参照02标准,费率和涵盖内容都需要改进,因此应尽快重新制定收费标准,并形成定期修订机制,以保障和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开展建筑工程服务内容以及费率标准的研究。明确建筑工程服务的业务分类、细化范围,并据此制定费率标准。一是对工程项目的策划、可研、环评、选址、规划、设计、专项咨询、监理、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以及涵盖跨阶段的管理协调,都需要明确收费标准;二是细化设计内容,应涵盖如BIM、工业化、海绵城市、绿建及抗震超限和消防等各类近年来新增设计内容,同时,收费标准中还应考虑深化设计及由业主原因造成的多重返工等工作量;三是考虑设计的工程项目类型和复杂程度,如建筑物高度、跨度、地震烈度,新技术运用等要素,使设计工作的价值得到有效体现。
 
建筑工程
 
揭新民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关于建立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提案》。
 
一是要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国际看,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简称IDI)已经是建筑业非常成熟的保险服务保障。国内看,IDI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省市已经实施,但着眼全国仍存在推广省市不足且缺乏全国统一指导、各地模式各异、政府参与程度不一、保险覆盖率低等现实问题。建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银保监会等部门参加,研究拟订《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实施指引》,建立相应的政策指引制度,有效解决房屋建筑维修难问题。
 
二是要完善制度,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完善制度衔接,首先建立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统一住宅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的保修期为两年,确保IDI保险无缝衔接保修期后的缺陷风险。
 
对于新建住宅工程,逐步推行投保IDI保险,引导开发商新建住宅交付使用前投保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已建成交付使用且缴纳过维修资金的住宅工程,转维修资金为IDI保费,多出资金退还业主。对早期未缴纳维修资金的业主,政府引导鼓励投保IDI,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带动早期业主认同感和参与热情。
 
沈德法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优化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机制。
 
尽快修订《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进一步提升政府类项目工程进度款法定最低支付限额。将建设工程实施期价款支付比例下限由60%提高到80%以上,为建筑施工企业复工达产、扩大规模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制度支持。
 
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办法,进一步优化工程竣工结算机制。在《办法》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出台关于工程项目过程结算的实施意见,并将过程结算条款纳入《合同示范文本》,切实缩短项目结算周期,缓解施工单位资金压力,优化建筑业市场环境。
 
乡村保护
 
傅军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
加强乡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政府加大保障补贴力度,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充分考虑村民的生存需求、发展要求和公平诉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让村民住得方便、住得舒心,切实得到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惠。
 
加强对村民的培训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能力。成立由专家学者、公务人员、地方文化学者等共同构成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宣讲团,并建立起定期宣讲制度,为村民宣讲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姜卫东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
建议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规范化。
 
针对农村地区,可以采用环卫体系兼容废品回收业务,设立村级废品回收点,由指定保洁员或村民担任回收员,公司统一制定回收分类标准及回收价格,由乡镇项目部安排车辆定期到村收运。同时,设立乡镇废品回收分拣中心。在乡镇或相邻乡镇设立一处集中分拣中心,定期到村级回收点收运,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二次价值分拣,有利于废品价值最大化。在此基础上,成立具有资质的县级废品交易中心。
 
何树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
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支持力度。
 
一是要建议国家尽快修订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监督管理的具体政策和鼓励措施;二是建议国家税务、金融等部门制定相关税费、金融支持政策,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政府、居民、社会多方参与,建立全社会协同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工作机制。